您觉得田间劳动是否能取代健身锻炼?您所在的村有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吗?您觉得现有健身场地和器材能否满足锻炼需求?若举办乡村体育比赛您会报名参加吗?……新年第一天,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锲科体育学院组织部分学生来到成都市双流区云崖村的田间地头和果园里,开展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居民体育健身状况调研》。
同学们开展的课题旨在了解村民对健身锻炼的认识、习惯和方式,了解乡村健身器材的投入及使用情况、长期田间劳动给村民身体带来哪些问题等等。希望通过课题调研,能够了解乡村居民运动健身情况,以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为乡村居民开展运动健身服务,通过指导村民科学健身锻炼提升身体素养,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乡村振兴。
为了让本次数据更真实,调研组的成员采取直接进村、直接进田间地头的形式,与调研对象面对面。在乡间小路挑担子的大叔、在果园里锄地的村民、在村子里逗弄孙子的婆婆……同学们是碰到一个就问一个。
调研中同学们发现,村民普遍会自发进行锻炼,每周锻炼超过3次的居民高达65%,主要运动方式为广场舞、打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等等。新道云财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肖遥和锲科体育学院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学生汪建宏在问卷统计时都发现一个问题:15%的村民在自发锻炼中,因为使用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导致运动损伤。“看来对村民进行运动科普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事情。”汪建宏说。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刘婷和天府艺术与传媒学院学前教育美术特长班的熊一佳等同学通过本次问卷调研发现,乡村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村民的日常锻炼需求。
“这次深入村庄的调研收获太大了!” 互联网+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向超同学和铁路交通运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杨开心等同学发现了更多以前没有在意的问题,如村民的体育锻炼动力不强、氛围不够,乡村存在很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等等。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一直倡导学生要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做到学以致用。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善峰说,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提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农民过去那种“日出而起,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生活中休闲时光逐渐增多。“我们希望通过科研课题,最终能够引导与组织村民科学开展体育锻炼。这既能够带动乡村民俗体育的发展和老年运动,也能通过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更好地投身乡村振兴战略。”
据了解,元旦期间,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部分学生还前往眉山市仁寿县、眉山天府新区视高片区等地的乡村院落、田间地头开展问卷调研。切实了解当地村民运动人群、运动方式、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等基本情况,为做好课题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