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2020年职业院校评估
自评报告
二〇二〇年九月
目 录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2020年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
近三年(2017-2019年)来,我校的各项经费收支情况如下:
近三年来,我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和捐赠收入均为0,2017-2019年的事业收入依次为:14,904.85、15,287.49和16,342.91万元,学费收入依次为:13,162.82 、13,301.92和14,508.07万元,其他收入依次为:216.39 、215.84和740.13万元。由此可见,近三年来,学校的事业收入逐年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4.74%。
近三年来,我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0元。这项经费包括了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和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近三年来我校共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为:178.97万元。这项经费包括了扶贫专项经费、社会人员培训费、社区服务费、技术交易费和其他服务经费,其中2017-2019年,依次获得的社会人员培训经费为:36.94、54.94和87.09万元。
近三年共获得技术服务费77.78万元,其中2019年获得纵向科研23.4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0元,2017年获得技术交易54.38万元。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 :14396.38万元,其中学校产权12708.92万元,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1687.46万元(合作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近三年来,学校共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2534.3万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校智慧校园网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为:40000Mbps,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1804台,网络信息点数25955个,数字资源总量5180GB,上网课程153门,全面实现了东西校区无线网络全覆盖。
在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和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方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校东、西两校区的院校占地面积共1308061.19平方米,约合1962亩,其中学校产权1067028.90平方米,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241032.29平方米。
现有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共322936.71平方米,其中学校产权224435.55平方米,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98501.16平方米。
拥有学校自主产权的行政办公用房面积46200平方米。
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9个,校内实践基地26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7301个,2018学年安排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共13076000人日,2018学年开展职业培训332420人次,2018学年开展职业培训1384人日,正在与29个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其中:有5个当地企业。
截至2019年9月1日,我校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15187人,教职工911人,专任教师共有734人,其中:专业教师550人,双师型教师324人。另外,还聘请了近200名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生师比小于18:1。
2018学年,共聘请了168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课和职业技能教学,共承担39794学时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我校还针对校内学生和社会人员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工作,共有36名校内教师和20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了职业培训授课任务。
近三年来,我校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培养专兼职教师,共有15名教师评聘为副教授,有95名教师评聘为讲师,有174名教师认定了助教,有100余名教师认定了双师型教师。
2017-2019年三年期间,我校的统招情况见下表: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计划招生数 | 3919 | 2734 | 7248 |
实际招生数 | 3722 | 2087 | 2694 |
报考数 | 3862 | 3219 | 3709 |
实际录取率 | 96.37% | 64.83% | 72.63% |
报考率 | 98.55% | 117.74% | 51.17% |
由上表可见,2018年,虽然报考率很高,达到了117.74%,但是实际录取率较低,这反映了考生文化基础较差,未达到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学生较多;2019年,报考率最低,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扩招指标增大后,报考我校考生人数没有实现同步增长。
2017-2019年三年期间,我校的自主招生情况见下表: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计划招生总数 | 2291 | 3261 | 2752 |
实际招生总数 | 1891 | 2642 | 2286 |
自主招生报名数 | 2200 | 3750 | 2752 |
实际录取率 | 85.95% | 70.45% | 83.07% |
报考率 | 96.03% | 115.00% | 100.00% |
由上表可见,2018年的报考率最高、实际录取率最低:70.45%。
2019年,国家安排首次面向社会招收退役军人等社会群体,给我校下达的计划招生数为:800人,实际招生742人,录取率为:92.5%,其中退役军人700人,下岗失业人员8人,农民工32人和新型职业农民2人。
截至2019年9月1日,共有在校生数(全日制)15187人,不含面向社会招生2019年扩招的742人,因为这批社会生源于2020年春季才报到入学。
根据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校的50个专业按照学费收费标准主要分为三类:管理类、工科类和艺术类,这三类专业的课内学时分别为:1632、1744和1840学时,毕业学分依次为:130、137和143学分,课内和课外总学时数依次为:2432、2544和264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数平均占总学时数的60.20%。
全校50个专业平均总学时2572学时/专业,其中,公共基础课523学时/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128学时/专业,军事课32学时/专业,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专业,体育课64学时/专业,专业技能课1873学时/专业,专业核心课程6门/专业,顶岗实习时间6月/专业,实践性教学1548课时/专业,选修课318教学时/专业。
2017-2019年期间,有9600名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1665人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1-2级证书;有3746名学生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并获得大学英语二级以上证书,其中124人获得四六级证书。
2017-2019年期间,先后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的毕业生共8200人,其中2018学年度,在校生报名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共3452人,获得证书2897人,获证率达83.92%。
2017-2019年,先后有5015、5318和4780名应届毕业生(全日制)按期毕业,其中,有763名毕业生通过跨校专升本考试进入对口本科院校学习(全日制),平均年升学率为5.04%。
2017-2019年,先后有4354、4611和4372名毕业生实现一次性就业,其中自主创业9人,中小微及基层就业12751人,在500强企业就业577人。2019年直接就业4732人,其中,当地就业3824人,专业相关岗位就业3459人。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管理系统》的数据统计,我校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5.58%。
2017-2019年期间,先后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的毕业生共8200人,双证率为54.26%。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共3400人,其中2019届毕业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的人数为3400人,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1300人。
截至2019年9月1日,有学生的专业共有50个,涉及11个专业大类。2020年4月学校组织申报国家级1+X证书制度第三批试点,顺利通过审查并获批,其中有3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
四川省的五大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食品饮料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我校的50个专业中有27个专业与支柱产业匹配,有个13专业与紧缺行业匹配,有10个专业与其他行业匹配,与本省及学校所在区域的支柱产业和紧缺行业匹配的专业比例高达80%。
2019年我校面向社会计划招收800名退役军人等社会群体全日制学生,共录取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20个专业、742名学生,计划完成率达到了92.75%。
2017年以来,我校师生向四川仁寿视高天府投资有限公司申报了共20个技术研究与服务项目,经专家鉴定,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价值,围绕专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能为地方经济服务,获得资金支持。目前,这些项目已经评审专家组现场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2020年职业院校评估
自评报告
二〇二〇年九月
目 录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2020年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
近三年(2017-2019年)来,我校的各项经费收支情况如下:
近三年来,我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和捐赠收入均为0,2017-2019年的事业收入依次为:14,904.85、15,287.49和16,342.91万元,学费收入依次为:13,162.82 、13,301.92和14,508.07万元,其他收入依次为:216.39 、215.84和740.13万元。由此可见,近三年来,学校的事业收入逐年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4.74%。
近三年来,我校获得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0元。这项经费包括了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和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近三年来我校共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为:178.97万元。这项经费包括了扶贫专项经费、社会人员培训费、社区服务费、技术交易费和其他服务经费,其中2017-2019年,依次获得的社会人员培训经费为:36.94、54.94和87.09万元。
近三年共获得技术服务费77.78万元,其中2019年获得纵向科研23.4万元,横向技术服务和培训服务0元,2017年获得技术交易54.38万元。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 :14396.38万元,其中学校产权12708.92万元,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1687.46万元(合作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近三年来,学校共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总额2534.3万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校智慧校园网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为:40000Mbps,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1804台,网络信息点数25955个,数字资源总量5180GB,上网课程153门,全面实现了东西校区无线网络全覆盖。
在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和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方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校东、西两校区的院校占地面积共1308061.19平方米,约合1962亩,其中学校产权1067028.90平方米,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241032.29平方米。
现有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共322936.71平方米,其中学校产权224435.55平方米,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98501.16平方米。
拥有学校自主产权的行政办公用房面积46200平方米。
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9个,校内实践基地26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7301个,2018学年安排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共13076000人日,2018学年开展职业培训332420人次,2018学年开展职业培训1384人日,正在与29个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其中:有5个当地企业。
截至2019年9月1日,我校共有学历教育在校生15187人,教职工911人,专任教师共有734人,其中:专业教师550人,双师型教师324人。另外,还聘请了近200名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生师比小于18:1。
2018学年,共聘请了168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课和职业技能教学,共承担39794学时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我校还针对校内学生和社会人员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证工作,共有36名校内教师和20名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了职业培训授课任务。
近三年来,我校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培养专兼职教师,共有15名教师评聘为副教授,有95名教师评聘为讲师,有174名教师认定了助教,有100余名教师认定了双师型教师。
2017-2019年三年期间,我校的统招情况见下表: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计划招生数 | 3919 | 2734 | 7248 |
实际招生数 | 3722 | 2087 | 2694 |
报考数 | 3862 | 3219 | 3709 |
实际录取率 | 96.37% | 64.83% | 72.63% |
报考率 | 98.55% | 117.74% | 51.17% |
由上表可见,2018年,虽然报考率很高,达到了117.74%,但是实际录取率较低,这反映了考生文化基础较差,未达到高考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学生较多;2019年,报考率最低,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扩招指标增大后,报考我校考生人数没有实现同步增长。
2017-2019年三年期间,我校的自主招生情况见下表:
项目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计划招生总数 | 2291 | 3261 | 2752 |
实际招生总数 | 1891 | 2642 | 2286 |
自主招生报名数 | 2200 | 3750 | 2752 |
实际录取率 | 85.95% | 70.45% | 83.07% |
报考率 | 96.03% | 115.00% | 100.00% |
由上表可见,2018年的报考率最高、实际录取率最低:70.45%。
2019年,国家安排首次面向社会招收退役军人等社会群体,给我校下达的计划招生数为:800人,实际招生742人,录取率为:92.5%,其中退役军人700人,下岗失业人员8人,农民工32人和新型职业农民2人。
截至2019年9月1日,共有在校生数(全日制)15187人,不含面向社会招生2019年扩招的742人,因为这批社会生源于2020年春季才报到入学。
根据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校的50个专业按照学费收费标准主要分为三类:管理类、工科类和艺术类,这三类专业的课内学时分别为:1632、1744和1840学时,毕业学分依次为:130、137和143学分,课内和课外总学时数依次为:2432、2544和264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数平均占总学时数的60.20%。
全校50个专业平均总学时2572学时/专业,其中,公共基础课523学时/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128学时/专业,军事课32学时/专业,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专业,体育课64学时/专业,专业技能课1873学时/专业,专业核心课程6门/专业,顶岗实习时间6月/专业,实践性教学1548课时/专业,选修课318教学时/专业。
2017-2019年期间,有9600名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1665人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1-2级证书;有3746名学生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并获得大学英语二级以上证书,其中124人获得四六级证书。
2017-2019年期间,先后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的毕业生共8200人,其中2018学年度,在校生报名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共3452人,获得证书2897人,获证率达83.92%。
2017-2019年,先后有5015、5318和4780名应届毕业生(全日制)按期毕业,其中,有763名毕业生通过跨校专升本考试进入对口本科院校学习(全日制),平均年升学率为5.04%。
2017-2019年,先后有4354、4611和4372名毕业生实现一次性就业,其中自主创业9人,中小微及基层就业12751人,在500强企业就业577人。2019年直接就业4732人,其中,当地就业3824人,专业相关岗位就业3459人。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管理系统》的数据统计,我校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5.58%。
2017-2019年期间,先后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的毕业生共8200人,双证率为54.26%。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共3400人,其中2019届毕业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的人数为3400人,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其他证书1300人。
截至2019年9月1日,有学生的专业共有50个,涉及11个专业大类。2020年4月学校组织申报国家级1+X证书制度第三批试点,顺利通过审查并获批,其中有3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
四川省的五大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含软件)、食品饮料产业、能源化工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我校的50个专业中有27个专业与支柱产业匹配,有个13专业与紧缺行业匹配,有10个专业与其他行业匹配,与本省及学校所在区域的支柱产业和紧缺行业匹配的专业比例高达80%。
2019年我校面向社会计划招收800名退役军人等社会群体全日制学生,共录取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等20个专业、742名学生,计划完成率达到了92.75%。
2017年以来,我校师生向四川仁寿视高天府投资有限公司申报了共20个技术研究与服务项目,经专家鉴定,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价值,围绕专业建设和经济发展,能为地方经济服务,获得资金支持。目前,这些项目已经评审专家组现场